close
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adhd.club.tw/classroom/classroom.asp?topmenu=1
------------------

  
  注意力缺失與過動障礙(Attention-Deficit/Hyperactivity Disorder, ADHD)。根據研究指出,ADHD患者78.8%來自於遺傳,ADHD患者大腦分泌的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量相較於一般人偏低,無法有效篩選進入大腦中的訊息,因此造成注意力無法集中,也缺乏行為控制的能力,進而產生過動及衝動的症狀。


  依據統計資料,台灣地區約有5%-7%的學齡兒童患有ADHD,即台灣約有20多萬小朋友受到此疾病的困擾,而其中男童患病比例約為女童患病比率的3倍,主要原因為患有ADHD男童大多以衝動及過動表現其症狀,而患有ADHD女童多為注意力不集中型,比較容易被師長忽略就醫。
研究發現,若ADHD於幼年期開始發病,會有30%-70%的病童將持續病情至青少年及成人,而成人期的ADHD患病比例並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,整體而言,台灣地區約有2%成人患有ADHD。


ADHD有三大類特徵症狀:

A.注意力不集中 (Inattention)

要求ADHD/ADD兒童集中注意力,是一種非常複雜的課程,教室裡除了上課內容與老師的講解外,還有許多引起兒童好奇的刺激,如窗外風景、同學說話的聲音等,正常兒童懂得分辨什麼時候應該要注意哪些,並有自我抑制的能力,但ADHD兒童很難忽略其他環境帶來的刺激,並集中注意力,即使不斷地提醒或指責,亦無法改變這樣的現象,所以在老師眼裡,往往是一個非常散漫的小孩。

B.過動 (Hyperactivity)

ADHD兒童會不經許可離開座位、蹦蹦跳跳、不停的擺動手和腳、或從不讓手臂和腿閒著等,活動量非常大。在一個需要長時間保持靜態的情況,他們會對抑制身體動作感到困難,而且會不斷的扭動手指或腿,發出詭異的聲音。這種過動的情形不論是一個人獨處、與父母親共處、遊戲中、上課時都會出現這種情況,而ADHD 兒童的憤怒、挫折、憂傷、快樂等的情緒性反應表現,也會比一般兒童頻繁及強烈。

C.衝動 (Impulsivity)

衝動性是指在抑制反應上有困難,在尚未思考前,就會做出一些行動的行為。ADHD兒童在許多情況下,往往無法判斷何謂”適當的行為”,由於 ADHD 兒童自我抑制能力不足,往往會不由自主地說出本身不願意說的話或行動,也就是說雖然他了解必須遵守紀律,但想快速行動的欲望會超出自我抑制的能力,所以才會衝動地做出意外的行為。
ADHD依據上述三大特徵症狀可以分為:
  複合型:同時有注意力不集中、過動及衝動三種症狀
  注意力缺失型 亞型(ADD):只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狀
  過動/衝動型 亞型:只有過動和衝動兩種症狀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b3372 的頭像
    mb3372

    meatballmo的部落格

    mb337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